贝宁菠萝、南非柑橘、肯尼亚牛油果……越来越多的非洲特色产品走进中国千家万户。比亚迪、吉利、东风、上汽……中国新能源车不断出现在非洲街头,为当地消费者带来高性价比的选择。近年来,中非合作不断提质增效,以崭新面貌和丰硕成果,展现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。
合作共赢锚航向
国际对非合作机制很多,从不缺少规划和承诺,关键在于是否真正想非洲所想,急非洲所急。作为南南合作组成部分,中非合作基于平等自愿,不走传统大国老路,不以牺牲非洲长远利益为代价。中方始终坚持真实亲诚理念和正确义利观,不干涉非洲内政,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,不在对非援助中附加任何政治条件,走出了一条合作共赢之路。
非洲的需要就是中非合作的方向。近年来,中方积极对接非盟《2063年议程》,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先后提出“十大合作计划”、“八大行动”和“九项工程”,助力非洲发展振兴。在2023年8月的中非领导人对话会上,中方进一步发起了多项务实举措支持非洲工业化、助力非洲农业现代化、开展中非人才培养合作,表明了中国支持非洲现代化的坚定决心。
务实惠民结硕果
言出必行是中国对非合作的鲜明特征。作为中非务实合作重要机制,中非合作论坛成立当年即设立中方后续委,确保历次会议推出的合作举措全部兑现实施。
经过几十年辛勤浇灌,中非合作枝繁叶茂。中国已连续15年成为非洲最大贸易伙伴。2023年,中非贸易额达到2821亿美元的历史峰值。中国也是对非投资规模最大的发展中国家,截至2022年底,在非直接投资存量超过400亿美元。3000余家中企在非投资兴业,为当地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,促进非洲产业链发展转型,也提升了非洲产品附加值。亚吉铁路、蒙内铁路、莱基港等标志性基建项目,极大提升了人员和货物流通效率。杂交水稻、青蒿和菌草,这三棵“中国草”帮助众多非洲人解决温饱、健康和脱贫的难题。如今,中非合作成果遍布非洲大地,不断帮助非洲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,造福非洲人民。
向新求质创未来
开拓创新是中非关系保持旺盛生命力的秘诀。数字经济、绿色发展的浪潮为非洲推动经济转型、提升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、实现“弯道超车”提供重要机遇,上述领域也正成为中非双方发挥比较优势、拓展合作的新增长点。中国积极助力非洲数字化,参与建设多条连接非洲和欧、亚、美洲大陆的海缆工程,自中非合作论坛成立以来,在非新增和升级通信骨干网约15万公里,覆盖约7亿用户。中国是非洲能源转型的重要合作伙伴,已在非实施数百个清洁能源发电和电网项目,支持非洲国家更好发挥太阳能、水电、风能、地热能等优势,助力非洲实现高质量发展。今年二月,非盟宣布启动《2063年议程》第二个十年计划,特别强调了促进科技发展和创新、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等愿景,与当前中国发展新质生产力高度契合,为双方深化务实合作、推动共同发展提供新机遇。
今年秋天,中非领导人将再次相聚北京。相信中非双方将继续发扬中非友好合作精神,为中非合作高质量发展、携手推进现代化事业对接新思路、开辟新局面!